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切实推进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科学化、职业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1月6日下午,我院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培训楼三楼落下帷幕。副院长郑强出席本次大赛并颁奖。
此次大赛由学生处主办,历时3天,分为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理论宣讲、谈心谈话等四个环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测试和案例分析,重在测试参赛选手平时所学和积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作答,考察辅导员的文字表达、理解分析、理论应用和网文写作能力。案例分析环节中,参赛选手围绕问题本质、解决思路、实施办法及相关启示进行阐述,考察其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知识应用及转化能力。经过第一阶段的比赛,共有22名辅导员晋级至第二个阶段。
理论宣讲是一项政策性、理论性较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注重考察辅导员理论宣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比赛限时5分钟。选手们宣讲主题鲜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阐述自己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宣传能力。经过两个阶段的激烈比拼,共有10名辅导员晋级到第三阶段。
谈心谈话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理论政策、学生心理特征、谈话技巧的掌握与应用及临时应变的能力,限时6分钟。这一环节,面对“问题百出”的助演学生,选手们从容应对,他们之间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精彩的对话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让看似严肃的比赛现场转化为心与心交流的别样舞台。
经过激烈角逐,张纤获一等奖,郭中华、任秋雯获二等奖,丁洁琼、姚敏雪、宁莎获三等奖,杨盟璠、胡利丹、方昊、闵晋妮获优秀奖。副院长郑强为获奖选手颁奖。
赛后,各位评委对本次比赛进行了点评。学生处处长张静做了总结性发言,她强调,本次比赛严格按照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程序进行,参赛选手在准备时间紧张、内容涵盖较广、理论宣讲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出色完成比赛,充分展现了我院辅导员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应变能力。希望各二级学院要以本次比赛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全体辅导员要继续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审视自身在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次此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举办是我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本次比赛有效地促进了我院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达到了以赛带练、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的。
笔试环节
案例分析环节
理论宣讲环节
谈心谈话环节
第五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纤